中常侍

ㄓㄨㄥㄔㄤˊㄕˋ

zhōng cháng shì

解釋

職官名。秦置,為皇帝侍從,出入宮廷,以宦者或士人為之。東漢時,則專用宦官,以傳達詔令和掌理文書。至漢末袁紹大誅宦者,乃復參用士人。簡稱為「常侍」。至三國魏,則置「散騎常侍」,為正規官,不再為宦官專職。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中常侍,中國漢朝、北齊時的官銜. 有研究者認爲,西漢的中常侍來源於秦朝官職 . 一開始的稱呼是「常侍」,或稱常侍郎. 漢武帝時東方朔曾為常侍郎. 第一個有記載的中常侍是漢元帝的岳父許嘉. 他可能在初元之前就獲得這一職銜 . 當時,中常侍僅是虛銜,多為皇帝愛倖之宦臣,無定員,凡列侯、將軍、卿大夫等,得此加銜,可出入禁中. 東漢漢明帝時,中常侍定員四人,雜用士人、宦官,其秩為千石,後又增為二千石. 漢和帝時宦官鄭眾因參與帷幄,立有大功. 中常侍員額增至十人. 漢代宦官干政,亦是自鄭眾始. 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在丈夫逝世後,主政十六年. 因女性主政,多用宦官. 此時,中常侍已非加官,成爲本職官名 . 漢靈帝時,有十常侍. 東漢末年增至十二人,兼領卿署,宦官竟可權傾人主. 曹魏時,這一官銜被棄之不用,代以散騎常侍. 北齊有中侍中省,置中侍中二人,中常侍四人. 隋朝爲內侍省,領內侍、內常侍等官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0003d8ae6a6752009ebb260c060967c 5a0d0ac0124c590c68d73f4729e50c8e8bb1a02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