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tí chēng yǔ
書信中請受信人察閱的語詞。用時應與稱謂配合,並按雙方的關係來措詞。如對祖父母、父母用膝下、膝前;對一般長輩用鈞鑒、尊鑒;對平輩用大鑒、臺鑒;對晚輩用青及、青覽。
請受信人察閱的語詞。用時應與稱謂配合,並按雙方的關係來措詞。如對祖父母、父母用膝下、膝前;對一般長輩用鈞鑒、尊鑒;對平輩用如晤、如握。
書信,又稱書、啟、箋、牘、簡、札等. 是人們以書寫於紙張(或其他的文字記錄體)的文字、圖像爲內容的一種交流形式. 在中國古代,也簡稱爲“書”或「尺牘」等等,在例如司馬遷給朋友任安的一封書信被稱爲《報任安書》. 「尺牘」最早見於西漢典籍,司馬遷的《史記·倉公列傳》雲:“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 ”古時書信稱作尺牘,是因爲當時書信所用竹簡或絹帛長約一尺,故有此說. 因爲它使得“說”和“聽”可以不在同時、同地進行. 中國南朝有諺雲:“尺牘書疏,千里--面目也. ” 這也同時意味着,書信從發信人到收信人可能需要一個投遞的過程,才能實現這一異時、異地的“聽”“說”交流. 在現代,絕大部分的信件是通過郵局投遞、寄送的. 而在郵局出現之前,信件大多由私人傳遞和送達,承擔這項任務的人在中國古代被稱爲「信使」、「信差」. 書信由箋文和封文兩部分所構成. 箋文即寫在信箋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招呼、問候、對話、祝頌等等. 箋文是書信內容的主體,書信的繁簡、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風格特徵,幾乎都由內容主體決定. 封文即寫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 封文是寫...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cf0e16666a88fde4a90a56d33b68502 | 58df026714ce4e2867d9e633eb37d11e38a23b90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