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yuè ōu
1.流行於廣東省廣州一帶的曲藝。用廣東方言演唱,唱腔歌唱性強,既可抒情,亦可議敘,內容多描寫男女情愛或反映對社會的不滿。
2.粵語歌謠集。清招子庸撰,約一百二十首。內容多描寫男女愛慕之情,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文詞典雅,雜以大量的方言俚語,雅俗共賞。
粵謳是廣東珠三角地區曲藝說唱之一 . 歌詞是半文言半白話文體,以七字句為主,四句爲一節,句中多有襯字,格律要求押韻,若有一字一詞拗口,便無法成謳,但平仄要求較詩詞寬鬆,有時更會加入地方色彩的俚語,雅俗共融 . 字數不限,如《解心事》第1首有120字,第2首有137字. 冼玉清教授認為粵謳特點在於音樂性強,能唸能唱,有一定程式卻又不至於呆板,用典不受拘泥,文詞易懂易唱,多用象徵的比喻,抒情味重. 形式上,粵謳雖然以七字句為主,但亦雜有三字、五字句,唱起來也如行雲流水,平滑流暢. 粵謳歌者往往透過掌握上下句的句法,就能別出心裁,唱得婉轉而動聽 . 唱詞近似南音,以揚琴、洞簫及椰胡伴奏,七字句分兩頓,兩頓中間用兩小節作過場音樂,行腔纖細,尾音亦可加” 哩”字作拉腔收尾音,尤多見於單句之粵謳. 粵謳可清唱,亦可加上伴奏. 一般前唱先奏引子,唱完一節奏過門. 以四句爲節,每節中間有“過序”,全歌唱完奏煞板. 粵謳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中山大學教授梁守中認為粵謳是教授清嘉慶年間的番禺名士馮詢和南海人招子庸,在民間音樂基礎上發展而來 ,而《羊城今古》副主編陳錦鴻則認為早於西漢時期粵謳已...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c050091861eb9f655750d90d416f28b | 56eca76b6ca6b5f349eb0b9a8a5f744ed6dcd335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