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jūn
1.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左傳.成公十六年》:「欒書將中軍,士燮佐之。」《西遊記》第六回:「見那一群猴,齊齊整整排作個蟠龍陣勢;中軍裡,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
2.主帥或主帥的營幕。《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3.職官名。清代綠營兵制,分督、撫、提等標,各標的統領官,稱為「中軍」。《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不過傳齊了標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就叫把手下們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忙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撫臺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
中軍,中國古代官職、軍隊建制之名. 古代主力軍、大本營爲中軍. 周朝時,各國諸侯多置三軍,天子出征時亦常統率三軍. 春秋時,大國車兵編制多有中、左、右或中、上、下三軍,而以中軍爲主,主帥居中軍以發號施令 . 中軍統帥一般是全軍最高指揮官. 如晉國設中軍、上軍、下軍,以中軍之將爲三軍統帥. 楚國設中軍、左軍、右軍,中軍爲精銳力量,主要以王族子弟爲兵員. 同時,晉僖侯名司徒,避諱改“司徒”之稱爲“中軍”. 晉國的執政叫中軍將. 魏晉與南朝時期中央的宿衛軍也叫中軍.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爲丞相,三國曹魏初尚沿漢制稱宿衛軍爲南北軍,晉代中央禁衛軍稱中軍. 中軍將軍的簡稱中軍. 還有“中軍元帥”、“中軍都督”、“中軍都將”之稱. 西晉時諸王國之軍分爲上、中、下三軍. 中軍二千人,上、下軍各一千五百人. 南朝宋、南朝齊,北魏、北齊沿置. 明朝京營三大營中五軍營、神機營內設中軍,與左、右掖,左、右哨,稱爲五軍. 正德時,明武宗以閱兵爲戲,自領善射箭的宦官爲一營,也稱中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京營三大營之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各設中軍官十一人,位千總上,都由本營內推選. ...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a9fb2478886b80e5ded1cdaa35c62685 | 54c11376946df810463b49fba095fdc280225ebd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