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旗

ㄅㄞˊㄑㄧˊ

bái qí

解釋

戰敗投降所舉的旗子。這場球賽,我隊終於使對方豎起白旗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戰敗投降或詐降時所舉的旗子。《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次日,城上豎起白旗,上寫『冀州百姓投降』。」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白旗於歷史上的記載、不同的地方及不同的層面,均有不同的意義. 白旗在戰爭上的功用於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後,被詳細記載於海牙公約中,並屬於旗幟學中的廣義. 它是國際社會上公認帶有保衛性的標誌,有停戰、要求協商或投降的意思. 白旗在戰場上能讓敵方知道正在前來的協商人員沒有軍事裝備,有強烈要求和談的意識. 手持白旗的人不應被攻擊,同樣地,也不可攻擊別人. 不適當使用白旗的事受國際法上的戰爭規條規管,會被視作戰爭罪中的不誠實罪行. 歷史上有許多相關個案,包括藉手持白旗殺入敵方陣營和直接殺掉有意投降的手持白旗者. 較弱的陣營在危急關頭下,會使用各式各樣的材料充當白旗,如手帕或T恤. 一般來說,最簡單的白旗製作方法是把一塊白布的兩隻角綁到一支棒的頂端或中間. 歷史記載中第一次用白旗投降的是中國東漢時期. 於時期接近的羅馬帝國,塔西佗的歷史記載指出當地公元109年已經有白旗用作投降的風俗. 在這之前,羅馬軍隊均是把盾牌舉高於頭以示投降. 在中世紀時期,白旗的使用常出現於西歐的戰爭中,通常代表舉旗者可免受戰爭之苦:傳令官手持白色棒,囚犯及人質帽上有一張白色紙條,投降駐軍會被敵方賦予白色權...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f7bdd645daa04910bb8395ef91f4ac7 4f530e9342a150c7a6a8877bce0c42070dfd044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