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

ㄅㄚˊㄏㄜˊ

bá hé

解釋

一種比賽力氣大小的運動。參賽者分成兩隊,各持繩索的一端,同時用力向後拉,以能將繩上的標識拉過一定界限者為優勝。古代的拔河方式,是兩隊隔河而拔,輸方會掉到水裡。拔河比賽最能展現團隊精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一種比賽力氣大小的體育活動。參賽者分成兩隊,各持繩索的一端,同時用力向後拉。繩子中間繫有標識,能將標識拉過一定界限者為優勝。戰國時稱為「拖鉤」、「牽鉤」,唐時稱為「拔河」。《談徵.事部.拔河》:「唐中宗景龍三年春正月幸元武門觀宮女拔河。《拔河》,戲名也。〈景文龍館記〉曰:『清明節以大麻緪兩頭繫千餘小繩,執之爭挽,以力弱者為輸。』即今拉軍之戲也。」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拔河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團隊角力運動,世界各地皆有拔河活動. 在今日的各種運動會中,仍然不難看見有此項比賽活動. 目前拔河運動可被區分傳統拔河及新式八人制拔河運動,傳統拔河為20-30人的活動,過去以祭祖等活動常出現;但新式八人制拔河則為近代較常推展的運動,體重分級、規則分明,更具公平性,競技性更高. 目前八人制拔河運動被區分室內及室外,室外項目最初由歐洲發展 ,後來日本將室外帶回後研發了室內拔河運動,甚至被國際拔河總會採用,成為國際賽固定時間交錯舉辦室內及室外拔河的競賽. 亞洲國家八人制拔河推展最普及為臺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2015年12月,經韓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四國聯合推薦,拔河以「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的名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同時成為韓國的第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來訓練士兵稱為“牽鉤”. 書 :“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爲之. 相傳楚將伐吳,以爲教戰” . 唐代以前的拔河活動以拉扯竹索爲主,到了隋唐時期已將竹索改...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d856e12e004d4c0ca3598225dfedd99 4b881a9bd34e754c79a2c42e28f434dffaf8ac2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