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

ㄩㄝˋㄗㄨˇㄉㄞˋㄆㄠˊ

yuè zǔ dài páo

解釋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裝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而來代替廚師下廚。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語本《莊子.逍遙遊》。我們公司人人遵守本分,克盡其職,鮮有越俎代庖的情況發生。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

相似詞

  • 越職代理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俎,禮器。「越俎代庖」本指擔任主祭的人,超越職責,代替廚師下廚。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語本《莊子.逍遙遊》。

典源

《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1>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2>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3>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為!庖人4>雖不治庖,尸祝5>不越樽俎6>而代之矣。」〔注解〕(1)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死後,葬於箕山頂。(2)鷦鷯:音ㄐ|ㄠ ㄌ|ㄠˊ。鳥名。形體小巧,叫聲美妙,短尾常翹於背上,喜步行、跳躍,常居於陰暗潮溼處,分布於高山地區。亦稱「巧婦」。(3)偃鼠:鼴鼠的別名。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捕食昆蟲為生,亦稱「田鼠」。 偃,音|ㄢˇ。(4)庖人:廚師。庖,音ㄆㄠˊ。(5)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6)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典故說明

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莊子在〈逍遙遊〉中對他極為推崇。據說,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可是他卻堅不接受,並且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小鳥在林中築巢,不過佔了一根樹枝;偃鼠到河邊喝水,也不過喝到肚子飽。你回去休息吧!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縱使廚師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後來「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從許由所說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ㄗㄨㄣ ㄗㄨˇ)而代之矣」這句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書證

01.宋.曹彥約〈上宰執臺諫劄子〉:「措置經畫,當有正官,而越俎代庖,其名不正。」02.宋.秦觀〈代謝中書舍人啟〉:「一時承乏,方慚越俎以代庖;數月為真,更愧操刀而製錦。」03.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首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測井渫不食乎?」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使用類別】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例句】<01>管理金庫非我職責,我怎能越俎代庖呢?<02>公務人員,各有所司;越俎代庖,法所不容。<03>打字是李小姐的事,你怎麼越俎代庖起來了呢?<04>這是他的事,由他自己設法解決,你不用越俎代庖!<05>我只是過來幫點忙,可沒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你別誤會!<06>我們這裡講究責任制,不該你做的事就犯不著越俎代庖。<07>老闆的要求不多,他只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各司其職,不要越俎代庖。

相反詞

成語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d781a1c6b35e53e7a7f53d5285cdb3f 4ab147a18ed67120f6f949e027e54d0749fee70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