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jī mí
縻,繫牛的繩索。羈縻引申為牽制、維繫。《史記.卷二五.律書》:「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漢書.卷六一.張騫傳》:「大宛以西皆自恃遠,尚驕恣,未可詘以禮羈縻而使也。」
羈縻,《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說:“羈,馬絡頭也;縻,牛韁也”,引申爲籠絡控制. 實行羈縻政策的地區名義上從屬朝廷,實際由當地原住民首領自行統治. 唐朝對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採行羈縻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開放貿易. 宋、元、明、清幾個王朝稱土司制度. 越南、朝鮮等漢字文化圈國家也曾對於所統治的少數民族地區沿用中國的羈縻政策,委任部族首領進行統治. 漢朝封少數民族首領為“王”、“侯”、“長”,又用和親、朝貢、互市等籠絡方法. 南北朝時,往往同時有多個政權均聲稱自己是天下之主,要求周邊諸國朝貢,各小國往往也同時向多個大國朝貢,更有一些國家一邊接受朝貢,一邊又向更大的政權朝貢. 這都使得這一時期的朝貢體系呈現出多元的網狀特徵. 即便是在唐朝國力鼎盛之時,日本、渤海等國也力圖成為次級的朝貢中心,甚至互稱對方的使節是“貢使”. 同時,這段時間內中原政權往往採取“羈縻”政策取代原有的冊封制度,最主要的特點是,封賜的不再僅僅是王號,而是和直屬官員相同的官職,比如南朝宋順帝就曾封百濟國君為“鎮東大將軍”,封日本國君為“安東大將軍”. 唐太宗時開始,更普遍封賜各內屬的地方首領...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8f95afefec86e076c4b7c789fff044f | 49f82bdefd94962b0587456564e745d809a820a2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