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ㄒㄧㄕㄨㄞˋ

xī shuài

解釋

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長,後肢長而大,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以兩翅摩擦而發聲。性好鬥,怕光,棲身於土穴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是農作物的害蟲。蟋蟀的叫聲,讓人聽起來昏昏欲睡。 △懶婦、蛐蛐兒、趨趨、促織、吟蛩、王孫 ◎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屬節肢動物。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而長,後肢長大,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以兩翅摩擦而發聲。性好鬥。蟋蟀本性怕光,棲身於土中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是農作物的害蟲。也稱為「懶婦」、「蛐蛐兒」、「趨趨」、「促織」、「吟蛩」、「王孫」。

2.《詩經.唐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蟋蟀,刺晉僖公也。」或亦指歲暮宴樂之詩。首章二句為:「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又稱'、'、蟋蟀欸、蟀子、'、 、 ,是直翅目昆蟲的一科,齧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身體黑色至褐色,頭部有長觸角,後腿粗大善跳躍,後腿極具爆發力. 其雄性好爭鬥,兩翅摩擦能發出聲響. 以晝伏夜出的爲多,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蟲,發情期,雄蟲才招攬雌蟋蟀同居一穴. 爲了方便聽到公蟋蟀的求偶鳴聲,蟋蟀具有位於前腳關節略下方的耳鼓. 每種蟋蟀的鳴聲不盡相同. 牠們的叫聲是代表溫度 ,雌蟲不發聲,俗稱三尾子. 全世界約有蟋蟀900多種,最普通的爲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 年生一代. 蟋蟀與蝗蟲、螽斯皆為直翅目昆蟲,蟈蟈是指螽斯,蛐蛐是指蟋蟀,但體態仍有不同之處: * 蝗蟲的觸角最短,螽斯的觸角又比蟋蟀更長. 螽斯的觸角長度甚至比身體更長. * 蟋蟀和螽斯是依靠翅膀的摩擦發聲. 但蟋蟀右翅疊在左翅上,螽斯左翅往往疊在右翅上面. 蝗蟲則以其後腿摩擦翅膀發出聲音. * 蝗蟲和螽斯生活於草地、草叢間,有綠色和褐色二種,蟋蟀生活於地面石礫間,顏色趨於暗褐色. 中國有把蟋蟀作爲寵物養在小籠子裡的文化,在西班牙、葡萄牙亦然,南宋《西湖老人繁盛錄》載:“促織盛出,都民好養,...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ec5f922e0bb39255dc20857cff429f6 49bcd391d53adee50dec3f1424495c9f8df0b7f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