骸骨

ㄏㄞˊㄍㄨˇ

hái gǔ

解釋

骨的通稱。一般指屍骨。飛機不幸失事,罹難者的家屬,望著一堆堆難以辨識的骸骨,不禁悲從中來。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骨的通稱,一般指屍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本是湖廣人,而今把先君骸骨背到故鄉去歸葬。」

2.形骸、軀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大事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骷髏或者髑髏、骸骨是已死的動物或人腐化或被喫剩的骨頭,經常是死的象徵,常被化身為死神或鬼的形像,也被當作材料,製成骨器. 骨頭常是堅硬的象徵,也是人有氣節的具體擬物化即「骨氣」,尤其是成年人的骨頭極為堅固,因為經傳統土葬,可以近乎永久地保存. 但在地質學時間(萬年以上)觀點上,實際上因為原始人和野生動物骸骨經常在死後外露,骨中的有機物易腐又易惹食肉獸和昆蟲啃食,即使被掩埋但如土質酸性又濕又鬆的話,仍然會氧化與溶解骨頭的. 所以古人類和史前動物骸骨被保存到現代的比例不多,要永久地保存是需要化石作用的. 醫學上通過骷髏瞭解人類的內部,及用以研究治病,但實際因為一般人認為自己骨骼是給後代思念的,所以鮮有人捐出全副骷髏. 就算有人死前捐出骸骨,但一般醫學院多半會在研究和展示數年後交還死者家屬,所以更常見是以塑料做真人骷髏仿製品. 在古代甚至現代有時人們會以先人骨骼製成骨器,除了一般工具外多是用來宗教儀式上追思先人(例如人骨法器),之中還有人使用在戰鬥中被殺的敵人骨骼製成道具,誇耀自己的勇氣(例如用戰敗敵人的頭骨製成的人頭鼓). 骷髏在德國是很古老的符號,最早出現在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禁軍...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002152c3540f4515c96c226b97148b7 499ed4479c7ee4ea2b1e4de1fd35fe4ff0baedd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