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

ㄅㄨˋㄉㄚˊㄌㄚㄍㄨㄥ

bù dá lā gōng

解釋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馬爾布里山上,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十七世紀重建。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海拔三千七百多公尺,占地總面積三十六萬餘平方公尺,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聖地。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布達拉宮 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羣,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爲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 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 1961年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布達拉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或譯“普陀珞珈”,為梵文“Potalaka”之音譯,意爲“小白花樹”、“光明海島”等,佛教傳說中爲觀世音菩薩的常住道場,原位於印度南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之名亦源於此.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定都拉薩,建立起強大的吐蕃政權. 641年,他與尼泊爾塔庫裏王朝和中原唐王朝聯姻,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 因爲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作爲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作“布達拉宮”. 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燬了一部分. 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fec8c5b2bcae4726ff77112ca3ced81 487a499b6e72bbb6335a677891a5ef937b22cde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