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ㄌㄧˋㄑㄧㄡ

lì qiū

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曆八月七日、八日或九日,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8月7-9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35°.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 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立秋不是單說哪一天,是一天的哪個時間後立秋了. )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 至漢代仍沿此俗.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裏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 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中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古人將“5天”稱為“一候”,“三候”共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因此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 *涼風至:西方淒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 《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86b4c87cbe05add504745980477426d 45856a361df80c0500422bfc7e0283817f3fcdf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