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

ㄩˊㄌㄢˊㄐㄧㄝˊ

yú lán jié

解釋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指「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根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有一弟子目連,因母親做了許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為了救母親脫離「倒懸」,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要目連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母親便能得救。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因此,漢傳佛教地區便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超渡儀式,認為此舉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也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盂蘭節,或稱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是在三個月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農曆七月十五)供養這些參與的修行人,以其修行成就的大功大德迴向,能解救過往的祖先、累世的父母親屬亡靈超脫苦痛. 盂蘭節正日有二說︰一為農曆七月十五日,一為七月十四日. 在廣東、香港、澳門乃至華南地區的一些人以七月十四日為正日;而由於盂蘭節與道教的中元節同屬「鬼節」,故七月十五為正日之說並行. 盂蘭節為佛教的重要節日,僧侶於這天集會,無分彼此,可互相提出意見和看法,從而作自我改善. 因此,佛家又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 「盂蘭」的梵文是「avalambana」,意思為「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 香港和澳門常見的活動是燒街衣,最好在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日間也可以燒街衣的.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依照舊時佛教的制度,僧侶每逢雨季時,會集合在一起修行,稱為結夏安居,南傳佛教此節日開始於佛曆中的第11次滿月後,大約相當於陽曆的十月,稱為供僧衣節. 由於中國的氣候與印度不同,漢傳佛教的結夏安居就改為農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 經過三個月的...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6e2ba1064d20a22e1b106ed8d211eb7 456ba92c4adff43dcba5b9b406adcf13c2e6567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