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

ㄆㄧㄥˊㄕㄨㄟˇㄩㄣˋ

píng shuǐ yùn

解釋

宋時作為寫詩押韻依據的韻書。近體詩的協韻,在切韻系韻書中有同用、獨用的現象。直到宋劉淵依寫詩用韻習慣,編《禮部韻略》,併合同用的韻為一百零七韻目,劉為平水人,故稱為「平水韻」。可惜今已亡佚。同時,金王文郁有《新刊韻略》,元陰時夫有《韻府群玉》,是將上聲迴、拯合為一韻,成一百零六韻目,為元、明、清以來作近體詩押韻的依據,沿用至今。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平水韻是宋代以後使用的詩韻系統. 1223年,金朝平水 (一說是官名,一說是地名)王文鬱作《新刊韻略》,將格律詩用字分為106韻. 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古韻書《排字韻》的殘片,其內容與王文鬱的《新刊韻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韻的組織,是更早的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 在王文鬱發行平水《新刊韻略》大致相同的一段時間,據信是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壬子年(1252年),劉淵曾編寫刊行過新的《禮部韻略》共107韻. 《禮部韻略》已佚失,只能從元初黃公紹、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一書瞭解到一些概況. 與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發佈的206韻的科舉考試用官韻《禮部韻略》不同,新的《禮部韻略》和王文鬱的106韻的平水《新刊韻略》是一致的,要麼是平水《新刊韻略》的修訂本(若王文鬱的作品在前),要麼是被平水《新刊韻略》參照的韻書(若劉淵的作品在前). 106韻和107韻的區別只在於上聲的“拯”、“迥”兩部合併與否. 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羣玉》,定106韻的版本爲“平水韻”. 明代以後文人則沿用106韻. 現在流傳的觀點認為平水韻得名於已佚失的劉淵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說是因為劉淵是...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68a761e60aa9e0c2a95bee98bebd44b 421b172a8ae1d6948802f4c50a424888893cd8c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