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

ㄕㄥㄌㄩˋ

shēng lǜ

解釋

文字的聲調與格律,多指詩賦而言。古典詩詞要求平、仄聲作適當安排,以形成和諧的聲律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文字的聲調與格律,多指詩賦而言。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平仄,是文言韻文中用字的聲調.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分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 元朝中原漢語語音大變,根據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韻》,入聲消失,平聲分為陽平、陰平. 現代標準官話沒有入聲,第一、第二聲稱為陰平、陽平,是由中古漢語的平聲演變而來. 第三上聲、第四聲去聲則為仄聲. 但陽平聲本身的音調並非平直,是從中音滑向高音的聲調,而古時的入聲字已經變為平聲、上聲或去聲. 現存漢語中,如南方的粵語、吳語、江淮官話、閩南語及客語以及北方的晉語則保留了入聲,絕句一可壓韻也可不壓韻,三句不可壓韻,二、四句要壓韻. 就四聲與平仄的關係來說,通常以「上」、「去」、「入」為仄聲,「陰平」、「陽平」為平聲. *平聲:音調平直 *仄聲:分三種 **上聲-高昂 **去聲-哀沉 **入聲-短促,韻尾為p(b)、t(d)、k(g, h) 因此平仄又常被分為四聲:分別是平、上、去、入四種聲調. 中國古籍中有不少說明. 其中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文鏡祕府論》有...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50d94195d0bb5921777d4939b5f889f 3febc77eb252e9c56e91d24494905da05211917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