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ㄕㄨㄩㄢˋ

shū yuàn

解釋

舊時私人講學的場所。如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文開書院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舊時私人教學讀書的場所。唐明皇置麗正書院,集文學之士,為我國書院設置之始,此後盛行於宋、明。《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慕容三郎是個有田產的人,未免請先生在書院教導義男劉知遠讀習經書。」《三國演義》第二○回:「晨起,復至書院中,將詔再三觀看,無計可施。」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書院是中國、朝鮮、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古代的教育制度中,有別於官學的另一種教育系統 ,為私人興辦的教育機構,但有時會受到官方領導 . 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開始於唐朝,一般多以集賢殿書院為濫觴. 集賢殿書院的起源為「乾元院」,開元六年(718年)更名為麗正脩書院,後來再改為集賢殿書院. 而根據《新唐書·卷四十七 百官志》的記載,開元十一年(723年)在光順門外已置有「書院」. 後來在唐憲宗元和年時,李寬在衡州曾建有石鼓書院;五代時,南唐主李昪在廬山白鹿洞建學館,並以李善道為洞主,被認為是中國有講學書院的開始. 宋代書院的興起是始於范仲淹執掌南都府學 ,特別是慶曆新政之後,在北宋盛極一時. 這時候出現了四大書院的說法. 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為理學書院. 元朝書院制度更為興盛,專講程朱理學,並供祀兩宋理學家. 明朝初年,書院轉衰;直到王陽明出,書院再度興盛. 隨後書院因批評時政,遭當道之忌,明世宗、張居正皆曾毀書院;尤其是東林書院事件,魏忠賢盡毀天下書院書院乃大沒落. 清朝入主中原,對書院加以監管,順治九年(1652年)的〈上諭〉便要求「不許別創書院」;但因為書...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0e71d9a3a31eb8dcced74796a299954 3fa4dcd13abbaf53daac444e4cf97282f6ccaba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