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議大夫

ㄐㄧㄢˋㄧˋㄉㄚˋㄈㄨ

jiàn yì dà fū

解釋

職官名。掌侍從規諫之職。唐.韓愈〈爭臣論〉:「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諫議大夫,是監察的一種特殊職官,通常稱為言官、諫官. 秦代設大夫,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各類官稱,無定員. 西漢時沿用秦制,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諫大夫,無定員,掌議論. 東漢改稱諫議大夫,《後漢書·百官志二》:“諫議大夫,六百石. 本注曰:無員. ”魏晉時稱散騎常侍. 隋唐仍置諫議大夫,有左、右諫議大夫,各四人,分屬門下省與中書省,另設補闕和拾遺. 諫議大夫雖然位階不高,唐代僅是正五品,但可“諷朝政之得失,諫皇帝之功過”,唐代著名大臣魏徵即是最好例子,魏徵任諫議大夫時,“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 唐代的諫官有權力駁回明顯不合理的詔書. 宋初沿其制,後置諫院,諫院下設鼓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之長;王安石變法之際,當時的右諫議大夫司馬光寫一封長達三千餘字的信給王安石,抨擊新政,也就是著名的《與王介甫書》. 遼代門下省和中書省分別設左諫院和右諫院,沿置諫議大夫等職,但有名無實. 金代有諫院,設左、右諫議大夫、司諫. 元朝擱置不設. 明初洪武期間置諫議大夫及左右司諫,不久廢除. 宋代類書《冊府元龜》曾收入至五代的379件著名的諫書. *胡寶華:〈唐代諫...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ee73f6d411eb15d18796a3a068cdce4 3e3df519847f9576c96d7cd8f0cc3e5665462e9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