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

ㄅㄞˊㄏㄨㄚˋㄨㄣˊ

bái huà wén

解釋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為現今最普遍使用的文體。胡適是近代推展白話文運動的代表人物。 △語體文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在五四運動被大力提倡之前所留下的主要文獻,包括東漢佛經、唐宋語錄、宋代話本、明清小說等。迄今已成為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也稱為「語體文」。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白話文,亦稱語體文. 現代白話文主要有4種,分別是官話白話文(京白)、吳語白話文(蘇白)、粵語白話文(廣白)以及韻白(明代官話——中州韻白話文),在這4種之外還有許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白話,一併稱爲土白,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話文,通常指官話白話文 . 白話文以各漢語分支的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以區別文言文(為春秋時期至20世紀初的寫作規範). 古代寫作規範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 據學者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文)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兩個方向發展. 至中國唐宋時期,漢語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愈加明顯,此時,有三種書面語. 一種書面語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 ;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漢語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即今日的漢文,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 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第三種則是各種白話文的源頭,如唐代的變文 、宋代的話本等. 到了元、明、清的近世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8e004c66e34b202a3053fac78841761 3dae5c40228abd3e5a3d9db7d980d5af045f101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