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

ㄐㄧㄥㄐㄧㄝˋ

jīng jiè

解釋

植物名。脣形科荊芥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三十至一百五十公分,葉對生,三角狀卵形,粗圓齒緣。聚繖花序二歧分枝,花冠白色,具紫斑。小堅果卵形。莖、葉、種子皆可入藥。也稱為「香薷」。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荊芥 (學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又名裂葉荊芥 ,是裂葉荊芥屬的一種.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40cm,有強烈的香氣. 莖直立具四棱;葉子對生,莖基部的葉子羽狀深五裂,中部的葉子三烈,裂片爲披針形,上部爲線性葉子;夏季開淡紅紫色脣形花,簇生葉腋或者頂生成穗狀花序;長圓狀三棱形小堅果,有小點. 主要生長於亞熱帶如臺灣地區之海拔800m以下的開闊地及荒廢地. *辛溫. 入肺,肝經. 作爲一種中草藥,其藥用部分爲荊芥乾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風、透疹功效 ,對過敏性炎症有較好的療效 . *治產後血暈. *本品炒黑用於止血. *與防風為藥對. div class = * 荊芥 Jingjie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荊芥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荊芥 Jing Jie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e80830653ebd9975ee0967613bfa5ea 3d3be13543eb9ca3c56443a5ee7de42fda63070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