餺飥

ㄅㄛˊㄊㄨㄛ

bó tuō

解釋

湯餅。或以為湯麵。宋.陳亮〈壬寅夏答朱元晦秘書〉:「若今更不雨,恐巧新婦做不得無麵餺飥。」也作「餺飩」、「不托」、「不託」、「拉麵」。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餺飥亦稱不 、湯餅, 麵條隨形而名的古稱之一, 宋朝以後方稱麵條,相對涼麵唐人稱冷淘. 餺飥也是山梨縣(故甲斐國)的鄉土料理,由扁平的烏龍麵加上蔬菜及味噌燉煮而成的一種麵食. 有時被認為屬於烏龍麵的一種,但也有山梨人認為餺飥與烏龍麵不同. 因為餺飥大受歡迎,富士山河口湖一帶商家,發展成為外帶包裝禮盒,成為山梨縣人氣土產商品. 「餺飥」由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創造,或為古突厥語音譯,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 原先為未發酵之麵團揉光後搓成條狀,再掐成半指長的小麵段,至此類似今日之麵疙瘩、貓耳朵. 再將麵段搓成兩頭翹、中間凹的小笆斗,或兩頭尖、中間扁的柳葉舟,最後放在菜羹、肉羹裏煮熟. 先秦已發明擀麵杖,至宋朝手擀麵才大行其道. 此時已不流行麵疙瘩式的「餺飥」,宋朝人所謂「餺飥」指的是新興的手擀麵. 南宋朱翌《猗覺寮雜記》記載「北人食麵名餺飥」,南宋陸遊《朝饑食齏麵甚美戲作》記載「一杯齏餺飥,老子腹膨脝. 坐擁茅簷日,山茶未用烹」,可見餺飥與中國百姓飲食的關係. 奈良時代(710年-784年)餺飥從中國唐朝傳入日本(一說為南宋中葉 ),起先是用麵粉揉製成繩狀或是團狀切割,後來逐漸演變為今日...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b770cc7ee77eead7c4968cc77b74f98 39497c2b9d0024899a98d38e60b27d42253bae6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