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子

ㄕㄞ˙ㄗ

shāi zi

解釋

一種竹片、鐵絲編成的過濾器具。有許多小孔,可使細碎物漏下去,而將較粗成塊的留在上面。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筲箕(sieve),俗稱篩或篩子,是一些有大量通氣氣孔的器皿,形狀似籃,以前多數用竹皮或者條狀植物手工藝編織而成. 現在多數是塑膠製成品,也有採用不銹鋼製造. 是廚房及工場的日用品,常用於隔除水分. 跟筲箕同類的還有籮、筐等. 酒筲箕的稱號,表示該人物千杯不醉. 筲箕灣是香港島的一個地區,從前是一個形狀類似筲箕的海灣,因此得名. 篩分粒度就是顆粒可以通過篩網的篩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寬度的篩網內的篩孔數表示,因而稱之爲“目數”. “目” 爲非標準單位,爲了使用方便,經驗的換算公式爲:粒度d (mm) = *簸箕 *笊籬 *濾盆 分類:生活用品...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篩子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