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目人

ㄙㄜˋㄇㄨˋㄖㄣˊ

sè mù rén

解釋

1.唐代科舉名詞。宋.錢易《南部新書.丙》:「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2.元代稱外族諸姓,如欽察、回回、唐古特等為色目人,地位次蒙古人而優於漢人。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色目人,意為各色名目之人,是元朝時中亞、西亞、歐洲民族的統稱,也是元朝的四類人民之一. 一切非蒙古人、漢人、南人的族羣都算是色目人. 徙居中原的色目人大約有三、四十萬. 而在江浙閩地區的色目人,在元朝滅亡後和滯留的蒙古人一起淪爲墮民,或自發改漢姓,隱入漢民族當中. 元大德八年(1304年)規定除蒙古人、漢人、南人外,均爲色目人. 當時的色目人包括回回人、粟特人、党項人、吐蕃人、亞述人、阿拉伯人、畏兀兒人、波斯人、猶太人、突厥人、斯拉夫人等,當中以粟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中亞和西亞民族為主. 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認爲色目人有31種:葛邏祿、欽察、唐兀(党項)、阿速(奧塞梯人)、禿八(圖瓦)、康裏、苦裏魯、阿兒渾、合魯歹、火裏剌、撒裏哥、土伯特(吐蕃)、雍古歹(汪古)、密赤思、夯力、苦魯丁、貴赤、匣拉魯、禿魯花、掘兒察歹、刺乞歹、赤乞歹、畏魯兒(畏兀兒)、回回、南蠻、火裏剌、甘土魯、乞失迷兒(克什米爾人)、哈剌吉答歹、禿魯八歹、撒兒哥(切爾克斯人). 清代錢大昕說有三十三種色目人. 箭內亙認為色目人其實只有二十種上下. 苦裏魯與火裏剌,匣拉魯是葛邏祿的重複,禿魯花是一種蒙古...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c9f533fd75e58d2fa80fec0ae5a0876 3788cc1782d6d526d4f38e2ddba7e2a5c4ebf2e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