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ㄊㄨˊㄕㄨ

tú shū

解釋

圖畫和書籍的統稱。學校最近購買了大批圖書,提供師生更豐富的參考資料。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書籍。《韓非子.大體》:「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

2.地圖戶籍。《漢書.卷三九.蕭何傳》:「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彊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

3.河圖洛書的簡稱。參見「河圖洛書」條。《漢書.卷二九.溝洫志》:「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絕。」

4.圖讖符命一類的書籍。參見「圖讖」條。《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圖書皆書莽大臣八人。」

5.圖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著他的號,刻起兩方圖書來印在上面。」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圖書,是一堆帶有和主題相關內容的紙張,帶有文字或圖像. 書通常由墨水、紙張、羊皮紙或者其他材料固定在書脊上組成. 組成書的一張紙稱爲一張,一面稱爲一頁. 在圖書館信息學中,書被稱爲專著,以區別於雜誌、學術期刊、報紙等連載期刊. 所有的書面作品(包括圖書)的主體是文學. 在小說和一些類型(如傳記)中,書可能還要分成卷. 對書特別喜愛的人被稱爲愛書者或藏書家,更隨意的稱呼是書蟲或者書呆子. 賣書的地方稱書店,圖書館則是能借閱書籍的地方. 2010年,谷歌公司估計,從印刷術發明至今,大概出版了一億三千萬本不同書名的書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圖書的定義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內49頁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書名和著者名,編有國際標準書號,並有定價並取得版權保護的出版物稱為圖書. 圖書需要一個定義的原因是為了方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國際間的圖書發行統計比較,1964年11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會議上,提出並通過採用以下定義:圖書是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內,至少含49頁的非期刊類印刷品,並且於該國家公開予公眾 . 在遠古文明創造了書寫系統之後,文字會刻在石頭、粘土、樹皮...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217f1c67004441acaa34ce1e69c1bb7 35bbf3660e93076ad0c7fe868ff93fd1cb31b7f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