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

ㄌㄨˇㄎㄞˇㄗㄨˊ

lǔ kǎi zú

解釋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居屏東、高雄、臺東山地。人口約一萬一千左右。以山田農業為主,亦兼打獵、捕魚。為父系社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尤其重視長子。住石版屋,精雕刻,女人長於織布、編籃。因相信祖先為百步蛇所生,因此視百步蛇的圖騰為祖靈,常見於日常用品與住屋的木質屋簷、柱子的雕刻上。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魯凱族(魯凱語:Drekay),為臺灣原住民族.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伊能嘉矩在與慄野傳之丞合撰的《臺灣蕃人事情》中,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七族與平埔族,並首先以「ツアリセン」為魯凱族族名 . 四十三年(1910年)鳥居龍藏發表〈Études anthropologiques: les aborigènes de Formose〉一文,將臺灣高山族分為九族,並稱魯凱族為「Tsarisène」. 四十四年(1911年)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在其出版的《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the Aborigines in Formosa》報告書中,使用「Tsarisen」作為魯凱族的官方族羣名稱. 大正元年(1912年)森醜之助在《日本百科大辭典》中將Tsarisen、Piyuma與Paiwan三族合併為,並將高山族重新分為六族. 昭和十年(1935年)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主任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與宮本延人合著《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再度分高山族為九族,同時改Tsarisen的族名為「Rukai」(魯凱),並將其分為大南羣、魯凱羣與下三社羣. 十四年(1939...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b9884c9da646807bb903e51e7a3bb09 3466e9aea20caefe03ba2a29258fa6211eec26c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