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

ㄊㄠˊㄎㄢˇ

táo kǎn

解釋

人名。(西元259~334)晉代名臣,潯陽(今湖北省黃梅縣北)人,字士行,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陶侃,字士行. 江州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省都昌縣)人,晉朝名將. 出身寒門的陶侃自討平張昌叛亂開始以其戰功一直升遷,最終當上太尉之位,並掌握重兵,都督八州軍事並任荊江兩州刺史;在世族壟斷高位的東晉是一個例外. 陶侃不單對東晉的建立與維持在軍事上作出貢獻,本身亦甚有治績,治下荊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遺,亦深受人民愛戴. 曾建杉庵讀書於嶽麓山. 少時家貧,父陶丹早亡,全靠母親諶氏紡織維生,東吳滅亡後全家遷到尋陽. 陶侃早年曾任尋陽的“魚梁吏”,後任郡督郵,領樅陽縣令;及後因被稱能幹而升任廬江太守張夔的主簿. 及後張夔察陶侃為孝廉,到洛陽後獲張華接見並賞識,任郎中. 後又曾任伏波將軍孫秀舍人,武岡縣令和廬江郡小中正.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義陽蠻張昌於荊州叛亂,寧朔將軍劉弘轉任使持節、南蠻校尉、荊州刺史,並進討張昌. 劉弘尚未到任即任命陶侃為南蠻長史,並派他進兵襄陽,後於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等地大破張昌軍,斬首數萬,又納降萬人,張昌部眾於是潰散,張昌及其餘眾次年亦被消滅;戰後陶侃以軍功封東鄉侯. 永興二年(305年)十二月,右將軍陳敏在歷陽叛亂,自稱楚公,並驅逐揚州刺史劉儀...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ce3b7a2b163996fb1234b324681036b 33b315cd4372c6de4700a38169f0a201f0f2410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