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ǔ yī fǎn sān
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指列舉一例而能曉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於聖人矣。」
反,推論。「舉一反三」指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同類的事情。語本《論語.述而》。後用「舉一反三」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聞一知十」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注解〕(1)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2)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3)隅:音ㄩˊ,角、角落。(4)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01.《北堂書鈔.卷九八.讀書》引《蔡邕別傳》:「邕與李則遊學鄙士,時在弱冠,始共讀《左氏傳》,通敏兼人,舉一反三。」02.宋.朱熹〈答胡伯文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於聖人矣。」0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一.子部.法家類.疑獄集》:「雖人情萬變,事勢靡恆,不可限以成法,而推尋故跡,舉一反三,師其意而通之,於治獄亦不無裨益也。」
【語義說明】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領會貫通」的表述上。
【例句】<01>凡事能舉一反三,正是他學習快速的原因。<02>真正聰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來,舉一反三。<03>讀書要求靈活運用,才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04>對學過的知識,經常舉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識。<05>小明反應相當敏捷,只要老師教過的,他都能舉一反三。<06>熟讀這本方法論,從此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推求眾理。<07>歷史雖然漫長,但興亡之理如出一轍,舉一反三,雖百代可知。<08>研究問題,需要廣蒐資料,深入分析,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09>把二連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舉一反三,把五連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10>老師說如果懂得這些知識後,就可以舉一反三地知道其他類似的知識。<11>這世界上有的人舉一反三,一教就會,但也有無論怎麼教仍是頑石難以點頭的人。<12>你如能把這訣竅弄懂,日後無論學哪一門派的功夫﹐一定都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13>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貨比三家,只要挑一家來問價錢,舉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14>原來這些招式,和他原來所學的拳法相近,更何況今遇明師指點,他更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步驚人。
MD5 | SHA1 |
---|---|
b87c0967a71ab8e0a1e2c38afc628159 | 304bda83961e67b0ebe5f699dd6c6d664e775eed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