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

ㄏㄨㄛˋㄌㄨㄢˋㄏㄨˊㄐㄩㄣˋ

huò luàn hú jùn

解釋

一種微生物。弧狀,有一條鞭毛,寄生於腸道中,為引起霍亂的病原。潛伏期自數小時至二、三日。引起的病狀有劇烈的嘔吐、腹瀉。患者如失水過多,將導致死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小呈逗點狀,有單鞭毛、菌毛,部分有莢膜. 共分為155個血清羣,其中O1羣和O139羣可引起霍亂 . 1854年,意大利科學家菲利波·帕西尼最早分離出了霍亂弧菌,但並未廣泛知曉;1883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再度發現霍亂弧菌,並廣爲人知 . 1965/66年,國際命名組織(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Nomenclature)才最終更正,將霍亂弧菌命名爲“帕西尼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Pacini )”. *微生物免疫學-Vibrio cholera(霍亂弧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4c796727dc4add018153d3ed866f190 2f078067fa9966c30a84bbbb5938b4f44ce3521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