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文

ㄅㄧㄢˋㄨㄣˊ

biàn wén

解釋

唐代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變文文體是由散文及韻文交替組成,以鋪敘佛經義旨為主。內容為演繹佛經故事(如目蓮變文、維摩結經講經文)及歷史、民間故事(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是研究中國講唱文學的重要材料。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變文,是中國唐朝受佛教變相藝術的影響而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是一種佛教通俗化、佛經再翻譯的運動. 由於佛經經文過於晦澀,僧侶為了傳講佛經,將佛經中的道理和佛經中的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 變文有時書寫在變繪上,兩者統稱“變相”. 變文多取材於佛經或中國民間故事,加以舖述改寫. 變文的取材,大體有三種:一是帶有佛教故事的變文,如《降魔變文》、《破魔變文》、《維摩詰經變文》、《金剛經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等;二是史料性質的變文,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韓擒虎話本》、《唐太宗入冥記》等;第三是民間傳說題材的變文,如《舜子至孝變文》、《劉家太子變文》、《董永變文》等. 變文中多使用佛教語,如“多生”、“羅剎”、“涅槃”、“轉世”、“知識”、“天女”、“天堂”、“帝釋”、“佛國”、“淨土”、“發善願”、“阿耨池”、“五濁惡世”等. 變文是近代才發現的重要文獻. 1899年五月,英國人斯坦因(A. Steine)帶了翻譯者蔣孝琬到甘肅敦煌藏經洞發現大批變文手抄本以後,對於變文的研究才逐漸爲人重視. 1920年,王國維發表《敦煌發見唐...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04f9e13ac47ada48654e37d2e80e222 2e5587c7a20f660c3ba979f1e59d050badfabbe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