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

ㄑㄧㄥㄐㄧㄥˋ

qīng jìng

解釋

安靜不嘈雜。弟弟整天愛吵鬧,總讓人耳根子不得清靜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寧靜不煩擾。《老子》第四十五章:「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安靜不吵雜。《文選.王襃.洞簫賦》:「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諠。」

3.天氣明朗。《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新雨已,天清靜無風。」《隋書.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氣清靜,無諸遊氣,日月不明,乃為失色。」

4.安靜無事。《漢書.卷六十.杜周傳》:「延年乃選用良吏,捕擊豪強,郡中清靜。」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清靜,為道教人士修持和處世的基本信念,其含義為清心寡慾,無為和靜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認為,人當效法道|大道清靜本性,遣 澄心,實現「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的常寂真靜境界,契入真道. 諸子百家時期,道家老子就重清靜之說,如「清靜為天下正」、「我好靜而民自正」(《道德經‧五十七章》),以之為身心修養和治國安民的基本法則 . 道教繼承並發展老子的學說, 認為「清靜」是道|大道本性,人若效法道,做到清靜無為,則道自來居 . 道教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說「道常無 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人法天地,故不得躁入,常清靜為務」. 主張人法天地,須常摒除 雜念,清心靜處,「真思志道」,就會修得「至真之道」 . 《無上祕要》卷六十五《虛靖品》以「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為十三混沌,作為養生、處世的方法和準則. 其中釋義清靜為:「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返)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雲笈七籤》亦引用此說 . 唐代道書《坐忘論》主張,修道必須收心,而收心關鍵在於「守靜去 」, :「心為道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42ce65e74e9df46f1988929f84e30a5 2c8a42b99053a4ba3e38b4ed8f1402e3f43f9c6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