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wài xiàn
波長較可見光為強,光譜上介於紅光和微波間的電磁輻射。以三稜鏡分散日光時,熱線折射而排列於光譜中紅色部分以外,故稱為「紅外線」。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並能發出熱能,故多用於醫療、工業、通訊、遙感探測等。例軍事上常利用紅外線的穿透特性,製作夜視的裝備。
波長介於紅光和微波間的電磁輻射。以三稜鏡分散日光時,熱線折射而排列於光譜中紅色部分以外,故稱為「紅外線」。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故多用於醫療、通訊、遙感探測等。
紅外線(Infrared,簡稱IR)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 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紅外線於1800年被人類發現,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對氣候具影響,現今紅外線亦應用於不同科技領域. 紅外線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他發現有一種頻率低於紅色光的輻射: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 地球從太陽獲得的能量中,有超過一半是以吸收紅外線的方式. 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氣候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 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振動模態及其偶極矩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 紅外線光譜學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光子吸收及發射 . 光線是一種輻射電磁波,其波長分佈自300nm(紫外線)到14,000nm(遠紅外線). 不過以人類的經驗而言,「光域」通常指的是肉眼可見的光波域,即是從400nm(紫)到700...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4abe59900198aed4b48370f6fd73fddd | 2c7b0932eb7dfbde21c0572787bfbb012d269a97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