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

ㄔㄢˊㄩˊ

chán yú

解釋

漢朝時對匈奴君長的稱號。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上古漢語擬音:;拼音(叶音):chányú;注音 ㄔㄢˊ ㄩˊ),曾作 ,是匈奴族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 單于始創於匈奴著名的冒頓單于的父親頭曼單于,之後這個稱號一直繼承下去,直到匈奴滅亡為止. 而東漢三國之際,有烏丸、鮮卑的部落使用單於這個稱號. 至兩晉十六國,皆改稱為大單於的稱號,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至中世紀時,這個稱號被可汗取代. 而單於一詞之後被轉譯爲達 、達官、答刺罕、答兒罕、達兒罕、打兒漢等 . “單於”,據《史記·匈奴列傳》,其稱號全稱為“撐犁孤塗單於”,之後被簡化為單於. “撐犁”意爲“天”,與蒙古語“Tengri(天)”同源. “孤塗”意爲“子”,“單于”意爲“廣大”,本義有天子、「如天一般廣大的上天之子」的意思. 根據Alexander Vovin用葉尼塞語系的解釋,“單于”可釋義爲“北方之主”. 《廣韻》中記載,單分別有“都寒切”(中古漢語擬音:/tɑn/,現代漢語:dān)、“市連切”(中古漢語擬音:/d͡ʑiɛn/,現代漢語:chán)、“常演切”(中古漢語擬音:/d͡ʑiɛnX/,現代漢語:shàn)和“時戰切”(中古漢語擬...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375500ad717d14cfefc4804c89b1833 2986ece405141789059553dbe86742bdf94809b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