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部首以外筆畫 | 總筆畫 | 攴 | 7 | 11 |
---|
qǐ
1.打開、展開。例開啟、啟齒、啟封
2.開導、教導。例啟發、啟蒙、啟迪
3.動身、開始。例啟程、啟動、啟行
4.陳述、說明。例啟事、啟奏、敬啟
5.泛稱書信。例小啟、謝啟
[動]
1.打開、展開。如:「開啟」、「啟齒」。《書經.金縢》:「啟籥見書。」《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宋.劉克莊〈苦寒行〉:「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
2.開導、教導。如:「啟發」、「啟蒙」。《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動身、開始。如:「啟程」、「啟行」、「啟動」。
4.陳述、告訴。如:「啟稟」、「啟奏」。《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
5.開闢、開拓。《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編戶歲滋,疆宇日啟。」《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大啟南陽,世作盟主。」
[名]
1.古代稱官信為「啟」,今用來通稱書信。如:「小啟」、「謝啟」。
2.人名。夏禹之子。禹曾讓位於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開君主世襲之風。
3.姓。如五代十國時後燕有啟崙。
啓,姒姓,名啓,是中國夏朝第二任君主. 治水英雄的禹的兒子,母親是塗山氏族的女子. 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仲康. 據《竹書紀年》,啟在位39年,78歲駕崩. 相傳禹本來要按照禪讓制傳位給皋陶,皋陶早亡,因此決定傳給大業子伯益. 禹死後啓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 . 結果卻是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地到啓的根據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啓,所以啓即位 . 史籍記載:“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 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 啟. ”啓晚年時,其子武觀爲爭奪天子位挑起叛亂,彭伯壽率師出征西河,平定了這場叛亂 . 啓晚年生活奢侈腐化,終日沉迷於歌舞聲色之中,加劇了階級矛盾,爲後來的太康失國埋下了伏筆. 武周女皇帝武則天建武周時,尊封啓為“齊聖皇帝”. 據此有人認爲禹在世的時候已暗中幫助啓培植勢力 . 《戰國策》更說明禹名為禪讓以成佳名,其實暗中安排自己兒子武力奪位,按史料推測,伯益有實際即位,啓殺死伯益奪位,《竹書紀年》也載:“益幹啟位,啟殺之” . 啓殺益後,諸侯來都城陽翟朝會,啓在鈞...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afd3405a24dac5ae75d6f3781324e47 | 2806c790aae73447526917cce6cc1c70c2fa8bca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