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蕨

ㄏㄨˊㄐㄩㄝˊ

hú jué

解釋

植物名。水龍骨科槲蕨屬,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多肉、赤褐色、線形,外被披針形鱗片。葉紙質,三角狀披針形,長二十至四十五公分,一回羽狀深裂,平滑無毛;葉柄基部具赤褐色、一回羽狀裂之腐植質收集葉。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葉片上部背面、羅列在網眼內,無孢膜。可入藥。產臺灣及大陸地區中南部至亞洲熱帶。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槲蕨(學名:Drynaria roosii;骨碎補)是水龍骨科槲蕨屬下的一個種. 常附生於樹幹或岩石. 與常見的崖薑蕨外觀相似,但槲蕨除了和崖薑蕨一樣會環繞樹幹,還會往垂直方向延伸生長. 根莖肉質細長,具有黑褐色披針形鱗片. 腐植質蒐集葉卵形,長約7~10公分,寬約6~8公分,初生時為綠色,隨即轉為褐色,邊緣具鋸齒. 一般葉一回羽狀深裂,長約25~40公分,葉柄具翅延伸至基部. 孢子囊羣圓形,不具孢膜,散生於葉背. 中國、越南、泰國、寮國等. 臺灣常見於中低海拔森林中,附生於樹幹,巖壁或磚牆上. * *槲蕨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33d541150128113afb62c683073526c 27c52c3701ca5e6d618a7b45d723708174f79c4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