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蝕柱

ㄏㄞˇㄕˊㄓㄨˋ

hǎi shí zhù

解釋

海蝕門受海浪侵蝕,其上端倒塌後,支柱仍屹立無恙者,稱為「海蝕柱」。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海蝕柱是一種地質地貌形態,它位於海中靠近海岸處,由一個或多個陡峭的、往往是垂直的柱狀岩石組成,這是由海岸侵蝕造成的. 海蝕柱在風、水和沿海地貌效應的共同作用下,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 當海岬的一部分被(海洋或水流沖刷岩石的力)侵蝕時,就形成了海蝕柱. 水力削弱了岬中的裂縫,導致它們後來崩塌,而形成獨立的海蝕柱甚至小島. 在水並不持續存在的地方,天然拱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及效應如 風蝕,也會形成海蝕柱. 侵蝕導致拱崩塌,剩下的堅硬石柱與海岸分離,就形成了海蝕柱. 最終,侵蝕會造成海蝕柱崩塌,剩下一個石堆. 海蝕柱可以爲海鳥提供重要的棲息地,也有許多成了攀巖勝地. 典型的海蝕柱形成於平坦的沉積岩或火山岩,個別的是在石灰岩的懸崖. 這些岩石類型的介質硬度屬於中等耐磨、耐侵蝕. 更耐磨的岩層可能形成. (更軟的岩石——如黏土——形成的峭壁則傾向於,且侵蝕太快難以形成海蝕柱,而更硬的岩石如花崗岩則是另一種侵蝕方式. ) 該形成過程往往始於海水衝擊海岬的小裂縫,並擴大它們. 裂縫逐漸擴大並變成一個小洞. 當洞貫穿海岬,就形成了一個拱. 進一步的侵蝕導致拱崩塌,就剩下一個離開海岸的堅硬石柱,這...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18b95a97652b8906fc7a5ed9b7e0b40 242bb7672785a169a73a7eb70d7feb77e9d7297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