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軍

ㄅㄢㄐㄩㄣ

bān jūn

解釋

1.退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2.輪班留守或上調京師執勤的軍隊。《明史.卷九○.兵志二》:「班軍者,衛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者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班軍是中國明、清兩代所獨有的一種以衛所制度爲基礎的軍事組織制度. 以衛所軍戶爲主體的旗軍離開自己所隸屬的衛所或行政區包括衛所和行政區,週期性地到指定的、相對固定的地點或地區,從事以軍事戍守爲主的任務,是爲班軍. 班軍在各地的任務被包括番戍、屯田、工造、備禦等,軍力主要分佈在北京、長江一帶防線及廣西等地. 而明代後期由於衛所的正軍缺額嚴重,大量軍餘被加入正軍隊伍,甚至自成一隊,也成爲正式的班軍隊伍. 班軍由於實際需求,延伸出多種類型並在都司衛所繫統的管轄下被編班成軍. 主要有番戍北京的京操班軍, 爲備禦北方的入衛班軍,九邊相互番戍的秋防、冬防班軍以及備禦內地苗人的班軍. 直到清代初期,班軍制度才由於衛所的徹底衰亡而慢慢消失. 大部分人公認班軍制度起始於永樂十三年,明成祖令河南、山東、山西、陝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等地挑選一應旗軍,前往北京操練並接受他的檢閱,然而這次閱兵“未著爲例”. 在此之後不久,在邊境進行番戍的內地衛所旗軍,被稱之爲“邊班”,成爲入衛班軍;在洪武時期,若是有敵人入寇,自其他衛所前來戍守的旗軍則被稱爲客兵. 由於所在地區及執行任務的不同,班軍又分多種類型,明代時以...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1482d25a187d0d4c583f4570ae8a9d2 239c994be8b05adda8d10f2231dc63d8d1cbcff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