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派

ㄍㄚˊㄐㄩˇㄆㄞˋ

gá jǔ pài

解釋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bka'brgyud pa的音譯。噶舉,意為口傳。由於此派特別著重密法的修習,而這些密法又全靠師長口授,故稱為「噶舉派」。又本派的祖瑪爾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時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稱為「白教」。十一世紀時,由瑪爾巴創立,傳與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義差別不大,主要是月稱派的中觀見,強調瑜伽苦修,以證得大手印為圓滿。是西藏現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噶舉派藏傳佛教的一個派別,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舉”字則意爲傳. 故“噶舉派”一詞可理解爲口傳宗派. 另外,由於噶舉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又俗稱“白教”. 噶舉派是後弘期西藏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馬爾巴創立,承傳至今. 是西藏曆史上最早實行活佛(朱沽或祖古)轉世制度的派別,最早的再來人(活佛)即噶瑪噶舉派的噶瑪巴. 其在西藏以不重著述而重視實際的修行最具特色,強調刻苦的修行,造就瞭如密勒日巴等衆多實踐苦行修煉的高僧. 噶舉派所最核心的修法是《那洛六法》與顯、密兩種大手印的教授,其中尤以大手印教授最爲著名. 噶舉派開宗立派於11世紀,相當於中國的北宋年間. 西藏被蒙古帝國攻佔,後隸屬於元朝,明初白教盛極一時,全盤掌管了西藏政教大權,但歷代大寶法王均向中國朝廷進貢,避免與實力龐大的中國對抗. 而就在明朝永樂年間,青海藏人宗喀巴,他進入雪山閉關修行,以噶當派教義為主,融合各宗各派,破關而出即創立格魯派,喇嘛均戴黃帽,故俗稱黃教. 宗喀巴圓寂,座前兩大弟子根敦朱巴與克主傑的法脈逐漸興盛,根敦朱巴的繼承人號稱達賴,統治前藏;克主傑的繼承人則號稱班禪,統治後藏.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9bb1a0b6a237a757834d40298d777b7 22c13cba57d7b79439da4e371347a589a89a737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