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

ㄩㄝˋㄑㄧㄣˊ

yuè qín

解釋

樂器名。為撥弦樂器的一種。用木頭製成,琴身中空,呈扁圓形。有四根弦或三根弦,用撥子彈奏,所奏出的聲音屬於高音。因形狀圓如月,故稱為「月琴」。這位老先生擅於彈奏月琴,邊彈邊唱,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樂器名。弦樂器,用木頭製成,琴身為扁圓形或八角形,有四根弦或三根弦,用撥子彈奏。因最初形狀如月,發音似琴,故稱為「月琴」。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月琴是流傳於東亞的彈撥樂器. 宋朝開始作爲樂器阮咸的異名 . 曾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 現在還流傳於中國和越南. 早期月琴長頸,一般有十二品左右. 清代出現八品左右的短頸月琴,便於演奏高音區,常用於戲曲曲藝的伴奏. 1950年代發展改良阮之後,月琴在中國大陸通常指短頸月琴. 短頸月琴通常使用木製圓形音箱,亦有八角形音箱的品種. 面背板中間橫置2音樑,音樑中間有2音柱. 張4根弦,通常是5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音域約2個8度. 音量較小,音色清脆柔和,適合抒情性的說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氣氛,多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革月琴,按十二平均律增加品數以拓寬音域,改良共鳴箱構造以放大音量,並開辦月琴專業,劉錫津等作曲家創作許多月琴曲和月琴協奏曲. 京劇月琴(京月琴)與京胡、京二胡配合,是京劇唱腔最主要的3件頭伴奏樂器,合稱「3大件」,負責樂隊的旋律部. 京二胡被發明前,京劇樂隊的3大件是:京琴、京劇月琴、京劇三絃;京琴、京二胡、京劇月琴、京劇三絃合稱「4大件」. 在臺灣,京劇文武場伴奏用的京劇月琴通常用1弦月琴,有時...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5d835e6e627fe5bf4db7ffe56690f3b 222724882db5c69f50c85a6e4537606809ef462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