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外星系

ㄏㄜˊㄨㄞˋㄒㄧㄥㄒㄧˋ

hé wài xīng xì

解釋

銀河系以外的星系。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星系(Galaxy)是由恆星、恆星遺骸、星際氣體、塵埃和暗物質等組成,並受到引力綁定的系統. Galaxy 這個詞源於希臘 galaxias(γαλαξίας),字面的意思是銀河(請參考銀河系). 星系的大小從只有幾億顆恆星的矮星系到擁有上兆顆恆星的巨大星系 ,都繞著其質量中心運行. 銀河系是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所在的星系 . 銀河系以外的星系被合稱為河外星系. 星系根據在視覺上的型態分類為橢圓 、螺旋或不規則 . 許多星系被認為在它們的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其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 . 截至2016年3月,GN-z11是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星系,距離地球的同移距離是320億光年,也就是說在大爆炸之後僅4億年它就存在了. 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修正了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量,從之前估計的2000億(200,000,000,000) 建議增加為2兆(2,000,000,000,000)或更多 ,並且就整體而言,估計恆星的數量多達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顆 (比地球上所有沙|沙粒的數目還要多)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9c56355f3d827d3d49ba4990528c6bb 2091632ea6708bd03fb3a369743588e1566f619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