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

ㄍㄜˊㄌㄩˋ

gé lǜ

解釋

詩、詞等韻文寫作時的格式和規則。包括字數、句數、平仄、聲調、押韻、對仗等的要求。白話詩突破古詩創作的格律,開拓了中國文學的新領域。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傳統法中指法律條令。《舊五代史.卷三七.唐書.明宗本紀三》:「自兵興以來,法制不一,諸道州縣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請以舊制曉諭,改而正之。」

2.詩、詞、曲、賦的平仄、音韻、字數、句數等形式和規律。王力《漢語詩律學》:「所謂格律限制可歸納為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貫穿古今,覶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宋.許顗《彥周詩話》:「有五句成篇者,盡古今詩之格律,足以資詳博,不可不知也。」

3.個人生活行為在主觀上所遵循法度和規則。唐.竇冀〈懷末上人草書歌〉:「狂僧揮翰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格律,指韻文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 中國古代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 詩詞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韻、平仄、對仗、字數. 其中律詩最爲嚴格,必須滿足全部要素. 近體詩中的絕句以及詞、散曲一般不需要對仗. 古體詩相對最爲寬鬆,一般只有不嚴格的用韻的概念. 律詩共可分爲四種不同的音韻格式,即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仄收式和平起平收式. 它們均由四種句式組成:仄仄腳、平平腳、仄平腳和平仄腳. 除仄平腳外,其餘句式首字的平仄均可更換. 其餘如變格、變體、拗救等,不再詳述. 律詩在押韻上,只允許押平韻,且一般要求押《平水韻》,比詞、散曲的韻嚴格. 律詩在格式上,保留了駢體文章、詩歌的特點,要求頷聯(第二聯)、頸聯(第三聯)兩聯嚴格對仗. 詞和散曲的格式比較複雜,在不同的詞牌名和曲牌名下,字數、句式、平仄和韻各不相同,具體可查找各詞牌和曲牌,如:《定風波》. 押韻上,詞依《詞林正韻》,散曲依《中原音韻》. 詩不比詞、散曲的韻嚴格,其實近體詩僅粗略區分平、仄二聲韻,詞和散曲卻必須細分陰平、陽...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10f3f5282c60d6dea20eb2c76e21fdd 1b44f8c8590e81ff05196db5bf73f706dee27b0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