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錢

ㄈㄟㄑㄧㄢˊ

fēi qián

解釋

唐德宗、憲宗時,有禁止銅錢外流的禁令,金錢運送不易,商賈因此將京師買賣所得的銅錢委寄在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並取得證明票券,然後可憑券至其他地方領回委寄的錢。為我國匯兌制度之始。也稱為「便換」。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飛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匯票,是唐憲宗時代產生的一種匯兌制度,當時經濟日益發展,銅錢數量不足,當時黃金、白銀流通量少,加上銅錢笨重攜帶不便,因而產生此種匯兌方式: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節度使、諸道進奏院或者富豪門閥等單位,單位開立票券,商人可攜券到其它地區的辦事處取錢. 這種匯兌方式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減輕了商人貿易時攜帶錢幣的不便. 由於飛錢輕便,又有一些官員或富豪的保證,在大額交易時,有些商人會直接使用飛錢,故飛錢是迄今爲止已知的紙幣雛形,比宋代交子要早兩百年,到了宋代紙幣纔開始作爲一種地方貨幣由政府在四川發行 . div class=references-2column...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4b5b7fc29dfeb27b6b1be1d6504b5c6 18ebbce39970f045c44c3689a00a3056a273dd4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