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質層

ㄐㄧㄠˇㄓˊㄘㄥˊ

jiǎo zhí céng

解釋

動植物表皮細胞外壁表面,由角質所形成的一層硬膜。具有防止組織內水分散失,保護內部的作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是表皮最外層的部分,主要由15至20層沒有細胞核的死亡細胞組成. 當這些細胞脫落時,底下面位於基底層的細胞會被推上來,形成新的角質層. 以人類的前臂為例,每平方釐米表皮在每小時會有1300個角質層細胞脫落,形成微塵. 會脫落的角質層外層又稱為分離層(stratum dysjunction). 角質層的細胞內含有角蛋白(keratin). 它有助減少水分流失,甚至能吸收水分,使皮膚保持濕潤. 由於角蛋白的吸水作用,不少動物(包括人類在內)的皮膚在浸泡於水中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皺|起皺的現象. 角質層一般介於10至40微米不等,取決於其對應的身體部分需要多少保護. 例如手掌、腳掌等與外界接觸、摩擦較多的部位,角質層會較厚. 爬蟲類動物的角質層屬永久性組織,只會在高速生長期間(如脫皮)才會脫落、更換. 牠們的角質層含有β角蛋白,使其表皮遠較其他動物堅硬. * 表皮 (皮膚) * Stratum granulosum * * # Ovaere P, Lippens S, Vandenabeele P, Declercq W. (2009...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92560d22143e17fc5a89f4de474cfb2 16f0d0102047526e00ed2f97b5cebcf7072af6f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