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hóng wǔ zhèng yùn
書名。明洪武中樂韶鳳、宋濂、王僎等奉敕撰,十六卷,宋濂為之序。大旨斥沈約為吳音,一以中原之韻更正其失,併平上去三聲,各為二十二部,入聲為十部,於是古來相傳之二百零六部,併為七十有六。韻書自此而一大變,惟此書當時未能通行,後世亦無宗其說者。簡稱為「正韻」。
《洪武正韻》是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樂韶鳳、宋濂等11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方韻書,共16卷. 宋濂作的序文中說,《洪武正韻》“壹以中原雅音為正”,即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為準則. 但從編輯人員的籍貫來看,絕大多數卻是來自浙江、安徽一帶. 此乃因爲中原「雅」音與中原「俗」音不同,雅音追求上溯古來音韻,而不同於河南地區的市井口語. . 雖然《洪武正韻》之編纂要求是以「中原雅音」為標準,但其性質不是一個單純、完整語音系統,實際上兼有舊韻書、明初官話、江淮方言、吳音的特點,不能代表明初實際語音體系 . 《洪武正韻》是在南宋《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簡稱《增韻》)的基礎上重編 . 《洪武正韻》刊行四年之後,明太祖又因書中「尚有未諧 者」而要求重修,因此《洪武正韻》有了兩個版本:洪武八年(1375年)的初編七十六韻本,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重修八十韻本 . 《正韻》和《增韻》、八十韻本和七十六韻本之間的差異,大概就是以中原雅音校正的記錄 ,因此比較兩者就可以考察明初官話音系之特點. 繼承三十六字母,但不分非和敷、知和照、徹和穿、澄和牀、禪和部分牀、泥和娘,因此實際是31聲母,...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8fe07721ce09afbf5bee8c260f5dd9c6 | 14490943c26110594921c39101c2d2408bb5bb3d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