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人

ㄒㄧㄅㄛˊㄌㄞˊㄖㄣˊ

xī bó lái rén

解釋

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一支游牧民族。參見「猶太人」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希伯來人(עבר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m;提比裏亞發音:ʿIḇrîm)(又作עברי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yyim;提比裏亞發音:ʿIḇriyyîm)自按《聖經·舊約》稱“以色列人”. 他們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以色列王國,首位國王是掃羅王,第二位是大衛王,第三位國王是大衛王之子所羅門. 所羅門王在位時期國力鼎盛,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所羅門王死後,國家分裂成以色列(北國)和猶大(南國)兩個國家. 西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人征服,西元前586年猶大王國被加爾底亞人滅. 在公元前13世紀,希伯來人定居在迦南. 他們使用迦南人的語言,儘管他們的文化有別於本地迦南人的文化. 這兩種文化的區別是一個激辯中的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在宗教方面非常敏感. 希伯來人的名稱源自希伯(Eber). 根據,希伯是挪亞的玄孫、閃的曾孫、亞法撒的孫子 . 《阿馬爾納信札》被成功解讀後. 若干學者急切地判定信札中談到的“哈比魯人”(Habiru)就是希伯來人. 特別是信札中的“哈比魯人”被稱作遊牧民、襲擊者和歹徒. 這與聖經舊約(約書亞記)中,對受約書亞領導征服迦南的希伯來人的...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f224f789d79ad66bf7a5326b6feaa9c 104db6b88c4465bf6921fc2bd5a9f6986aa7e78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