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種

ㄇㄥˊㄍㄨˇㄖㄣˊㄓㄨㄥˇ

méng gǔ rén zhǒng

解釋

世界三大人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美洲。皮膚呈黃色,頭髮色黑型直,臉面扁平。顴骨突出,約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也稱為「亞細亞人種」。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蒙古人種(Mongoloid)為一個將大部份東亞人、波里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劃分為單一種族的分類概念. 根據德國邁耶百科詞典,「蒙古人種」的特徵分別為﹕扁臉、塌鼻、凸顴、細眼、黑瞳、黑髮厚密、皮膚棕黃、身材矮壯 . 2019年,體質人類學權威機構美國體質人類學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發表聲明指,歐洲的種族概念被發展成種族主義意識形態,其所造成的不平等結構(種類歧視)在過去和現代都為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 「Mongolians」、「Mongoloid」是歐洲人創造的分類概念,在亞洲傳統上並沒有這概念. 由於被劃分為「蒙古人種」的族羣長期被認為有黃皮膚,故又被稱為「黃種人」. 但事實上,大多數東亞人的膚色與南歐人並無差別,而早期到過東方的西方人,如歐洲傳教士,都將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稱作「白人」 . 而東南亞人、波利尼西亞人、美洲原住民的膚色亦和西亞、南亞人相同 . 在21世紀的西方社會,由於「蒙古人種」這個稱呼涉及種族歧視,故現在已改用亞洲人(Asian),或更具體的東亞人(East Asian)...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7b5939efede0af8660b68bdb7039e5b 0fb967d41193912772044f0a1334ba01e5f0267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