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

ㄌㄧㄤˊㄊㄧㄥˊ

liáng tíng

解釋

供行人休息或乘涼避雨的亭子。走過一段上坡路後,我們在一處涼亭略作休息。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供人休憩、避雨或觀賞的亭子。如:「午後突然下起一陣雷雨,涼亭裡擠滿了避雨的遊人。」《醒世姻緣傳》第八回:「晁大舍正在西邊涼亭晝寢,聽得這院裡嚷鬧,愕愕睜睜扒起來,趿了鞋來探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同名內容,參見:亭 (消歧義). 亭,又稱亭子、涼亭,是一種有屋頂、無牆或不完全封閉、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園林裏. 一些簡單的小屋也稱亭 . 亭除了有遮蔭、避雨、休息等實用功能外,亦可作為一種景觀裝飾. 也可以作為之用. 戰國時期文字字形中,「亭」爲“T”,像矗立的柱. 「亭」本義是設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戰國時期至秦漢,“亭”本是政府設於基層的機構. 東漢典籍《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民所安定也. 亭有樓,從高省,丁聲” . 亭也有「留」的意思,亭就是指由柱支撐、矗立著,供人停留的建築物. . 英文中亭稱為「gazebo」. 據牛津字典載,是十八世紀中期由「凝視(gaze)」 一詞加上拉丁文過去式後綴「-ebo」而成. 雷納德·李·培根則認為是衍生自的英語名稱「Kasbah」. 亭的歷史可追溯至5000年前,當時古埃及的園林已有亭子,也見於中國、波斯等古文明. 亭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類型,東亞傳統的亭源於中國,是常見的園林設施. 東南亞地區如泰國、柬埔寨等地的傳統常見於佛寺,其中在緬甸有一種是村落中用作供村民開會及供遊人休息的亭子. 美洲原住民...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2e4ed614f31f6fa8d7ad30b637bc318 0ba55049361a7ca1e7530b16276958c3ba7ec4f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