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

ㄏㄜˊㄕㄨㄛˋ

hé shuò

解釋

泛指黃河以北的地方。《書經.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河朔在中國古代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大體包括今山西、河北和山東部分地區. 漢之後尤以指冀州,即今之黃河中下游以北地區. 《書·舜典》正月上日. 《傳》上日,朔日也. 《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 《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於邦國. 《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 《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 《傳》北稱朔; 朔藏於祖廟,一般祖廟皆坐北朝南,聽朔、朝朔皆是朝北而聽拜. 故而朔可代指北.《尚書·泰誓》中有“惟戊午,王次於河朔”的記載.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袁紹)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衆,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時,有河朔三鎮的割據勢力,即盧龍(或稱幽州,今北京及長城一帶)、成德(廬龍以南)、魏博(又稱天雄,渤海灣至黃河以北). 清朝時有河朔詩派. 清人李寅《書鄴侯傳》有詩:“但清河朔風塵易,欲掃宮庭枳棘難. ” * 朔方 * 河朔三鎮...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a4d1962e2a3b941cd252e4d1a02e611 0b8991a87b9b070d03d93b3074aa01148f54f63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