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鼻錢

ㄧˇㄅㄧˊㄑㄧㄢˊ

yǐ bí qián

解釋

一種古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長七分,下闊三分,上銳處約闊一分,重十二銖。因正面文字連寫,筆畫有如一隻螞蟻,而兩口像鼻孔,故稱為「蟻鼻錢」。也稱為「鬼臉錢」。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蟻鼻幣又稱蟻鼻錢、鬼臉錢,是中國戰國時期楚國地區流通的銅幣. 蟻鼻錢高約1.8釐米,重約3克,形似海貝,是從貝幣演變而來的. 其名稱乃因其形象而得. 錢幣的正面有陰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 最普通的爲人臉形,文字多見爲“咒”“紊”(有“聖朱”、“各六朱”及“五朱”等多種詮釋),其他較罕見,有安、君、忻、金、行、匋、貝、三等銘文,共11種. 近年來還不斷有新品發現. 通過統計楚國銅貝,發現銅貝中的“咒”字貝佔整過銅貝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次是“紊”,其餘幾種很少. 提出聖朱及其他數種均爲點綴品. 通過分析楚銅貝上的銘文,認爲如果以絕大多數咒字貝爲主體,其字可釋爲咒、讀如錢的話,其餘數種貝文的含義,則是對“錢”的補充說明,或名其來源(如貝),或名其形體輕便(聖朱),或名其作用和功能等(如君、行、安),當與地名、重量名等沒有直接的關係. 蟻鼻錢(“紊”字)多出土於河南、江蘇. 鬼臉錢(“咒”字)則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均有發現. 1963年湖北孝感野豬湖一次出土鬼臉錢五千枚面文爲“咒”字,平均約重4.37克. 以出土的地點墓葬和數量上看. 蟻鼻錢鑄行於戰國早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2e8ea179e97b0b4cdf35c2271eeff84 06b289676b2912e0f080d49dc782b7e546d43ad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