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攤

ㄅㄠˋㄊㄢ

bào tān

解釋

在街頭零售報刊雜誌的攤位。如:「報攤除了報紙、雜誌,有的還兼賣香煙、彩券。」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報攤,在香港常稱之報紙檔,主要是街頭販賣報紙及雜誌,通常兼賣香煙、打火機、口香糖、飲料、獨立包裝紙巾仔等. 報紙檔常見於人流多的街道、機場、火車站、酒樓門口等常見. 報攤在香港已有悠久歷史,第一個流動報攤出現於1904年,位置在山頂纜車的花園道站 . 報館在該處設立報紙檔是原因是因為早期的報紙是英文,而半山和山頂的居民大部份為外籍人士. 在報紙檔出現之前,報紙是由報販以沿途叫賣的方式售賣 . 香港的報紙檔在1960年代已經有所規範,設計是由當時一名駐守深水埗的外籍警司John Browett所草擬,後來更於《政府憲報》正式公佈. 在60、70年代,香港市區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報紙檔. 尤其是茶樓的門口,家長去飲茶前,順便在報紙檔買一份報紙,而年幼的子女則會買《老夫子》或《兒童樂園》等流行刊物. 可是,報紙檔這種街頭文化隨著媒體網路化的興起,已經日漸式微. 加上近年免費報章的出現及連鎖店速銷手法的競爭,導致報紙檔逐漸於街頭上消失. 香港報攤可售賣的物品有12種,紙巾、香煙、打火機、糖果、香口膠、涼果、電池和原子筆,樽裝蒸餾水、小飾物、利是封及流動電話儲值卡. 街頭販賣在香港已有悠久...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3d92d512f175a1901641332a546f152 06a760708c27d6846b85e4de58692ef881b2b21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