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qiàn sù
原為取自茜草根的一種重要色素,今可用化學原料合成。是一種紅色晶體,為常用的染料。
茜素即1,2-二羥基蒽醌,化學式爲C14H8O4,爲二羥基蒽醌的同分異構體之一,是一種常用的染料. 它是橘紅色針狀晶體或赭黃色粉末,微溶於水,可溶於乙醇、乙醚、吡啶和苯. 可從茜草根部提取,但目前一般採用工業合成法得到,是用蒽醌-2-磺酸、氫氧化鈉與硝酸鉀或氯酸鉀共熔,或在水溶液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 它是第一個通過人工合成得到的天然染料. 茜素自古就在中亞、埃及、歐洲和中國被作爲紅色染料使用. 1804年英國的喬治·菲爾德發現 用明礬水溶液處理茜素後, 茜素會發生色澱,變爲不溶的固體染料,從而延長了它作爲染料的使用壽命. 用其他金屬鹽代替明礬,可以得到其他顏色的染料. 1826年,法國的確認了茜草根部含有兩種染料,即茜素紅及紅紫素(羥基茜素). 茜素的首個合成路線是1868年由德國化學家卡爾·格雷貝、卡爾·裏伯曼和英國化學家威廉·珀金幾乎同時發現的. 格雷貝和裏伯曼的方法十分昂貴,難以投入生產,相反,珀金的方法之一便是以煤焦油產品蒽作原料,先製取蒽醌,然後磺化、鹼熔得到茜素,產率很高. 因此該法仍是目前工業上製取茜素的方法. 深茜紅(茜素紅、玫瑰紅)是一種紅色的染料,利用茜素製成. ...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eaa9aafe6f63a765544b665c5fc8833d | 040f4513ba22a6d5672ae585211fdb6577621737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