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女

ㄘㄞˇㄋㄩˇ

cǎi nǚ

解釋

漢代宮女選自民家,稱為「采女」。後遂為宮女的代稱。《後漢書.卷一○.皇后紀.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領兵入宮,盡搶擄宮嬪采女入營,放火燒宮殿。」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采女,後世又稱綵女,是中國、日本、越南古代的女官名,因其選自臣民家,故曰「采女」. 始見於東漢,位在美人、宮人之下 . 漢光武帝時,六宮稱號有皇后、貴人、美人、宮人、采女,其中美人、宮人、采女無爵秩,只在歲時賞賜充給. 三國至晉朝未有沿用,至北齊時,世祖才重新置采女為後宮散位女官. 隋朝時,隋煬帝置采女三十七員,為七品,自此為妃嬪位號. 唐朝初期沿襲前朝舊制,置采女二十七員,但品秩改為正八品. 金朝後宮中,采女為八十一御妻中的第三等,位在寶林、御女之下. 日本自飛鳥時代起仿效中國唐朝,設置采女,主要作為天皇和皇后的近身侍女,亦作為天皇側室. 當時地方豪族會向天皇獻上自己的女兒作為人質表示順服朝廷,這些女子進宮後就成為采女. 平安時代采女不再常設,只在特定儀式時纔出現.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1432e3859a6476027bfc5609e36a988 0006c5d91cdea57a5f1063a38e99341038b373eb
什麼是雜湊